“名师名家学术讲堂”沈阳金属研究所 刘洪阳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邓德会 做客中南
发布时间:2016-10-25 作者:张健文 浏览次数:
2016年10月24日下午14:30,新校区化学楼123室举办了主题为“新型纳米碳及其负载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和“二维材料及其杂化结构的设计与催化研究”的学术讲座,主讲人分别是是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副研究员刘洪阳、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邓德会,本次报告会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周永华教授主持。
刘洪阳,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副研究员,课题组组长,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03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同年进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及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以及中石化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已在Science,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CS Nano, Angew. Chem. Int. Ed., Small,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 ChemSusChem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总引用次数达1000余次,多种国际杂志审稿人,国家基金委项目通讯评审员,在国际国内会议做邀请报告4次,口头报告7次。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碳催化、纳米碳负载金属催化、限域体系催化、烷烃活化、选择氧化。
此次报告会,刘洪阳老师介绍了碳催化及碳催化机制,具有高活性和选择稳定性的优点,其活性位点在C=O键及M=O键。丁烷脱氢制丁烯、丁二烯,及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传统KFexOy催化剂因能耗高,因此需要开发出更合适的催化剂。其课题组开发出用于丁烷氧化脱氢的MgO/CNT催化剂,对比了MgO/CNT及O-CNT的TPD图,并提出了丁烷活化的两步法。开发出用于乙苯脱氢的ND催化剂,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制。介绍了碳纳米催化剂的应用:ND & CNT/SiC整体催化剂对EB、DH反应的应用;高分散性ND/Graphene催化剂对EB、DH反应的应用;基于ZrS2二维层状材料的应用;新型钯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应用;超薄Pd/ND@Graphene催化剂及其应用。
邓德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14年获得中国催化青年奖,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曾担任973首席青年科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贵金属替代催化剂和二维层状催化新材料。其中新型贵金属替代催化剂研究方面主要涉及新型纳米碳材料、廉价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可控合成,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新型贵金属替代催化剂,主要集中在小分子如O2、H2等的低温高效活化。二维层状催化新材料领域主要涉及石墨烯,新型含金属二维纳米催化剂如MoS2、WS2等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锂-空气燃料电池等电催化体系和传统多相催化选择加氢或氧化中的应用。已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Angew.Chem.Int.Ed., Adv.Mater., ChemSusChem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获得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此次报告会,邓德会老师介绍了二维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电子控制,二维材料表面催化剂及其异质结构,并做了SiC热分解、球磨、溶剂热法制石墨烯的研究。介绍了荚状碳纳米管包覆铁催化剂(Pod-Fe)的动力研究,分析了铁在Pod-Fe催化剂内的结构和价态,用PEMFC评价装置对Pod-Fe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介绍了Pod-Fe催化剂的表面功函和电子结构。介绍了Fe4@SWCNT催化剂的ORR性质,HER的火山型曲线,并对metal@CNTs催化剂用DFT计算了HER的性质,对用碳纳米管封装铁镍合金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进行了研究。邓老师在报告会中还提出给催化剂“穿铠甲”这一思想,并对次进行了如何控制Gr层在金属上的厚度研究,超薄石墨烯壳均匀封装钴镍合金的探究,同时介绍了使用CoNi@C催化剂的超高HER性能和层数影响及单层石墨烯对OER性能的影响,metal@CNTs催化剂在Li-O2电池的应用,探究了室温下FeN4/graphene催化剂对苯氧化的影响,CoN4/graphene催化剂对I3-还原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部分二维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其催化应用。
报告结束后,两位老师与在场的师生们进行了多次互动,针对老师及同学们提的每个问题,两位老师都非常认真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在座师生被刘洪阳、邓德会老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以及活跃而先进的思维深深地感染,本次讲座也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